本年3·15晚会曝光了“电子签”等印子钱乱象,也再一次把网贷行业的灰色地带展目下宇宙视线。目下互联网贷款平台宽敞,其中微粒贷看成微众银行旗下一款广为东说念主知的小额信贷家具,连年也深陷诸多负面事件的旋涡。
证券之星留心到,连年来各地经常出现波及假冒“微粒贷”的欺骗事件,而微粒贷自己在投诉平台上也存在如潮的负面反馈,加之其运营主题微众银行因违法活动遇到处罚,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困扰,也执续影响着微粒贷的发展。
微粒贷陷“假冒”烦嚣,用户权利受威迫
“微粒贷”官方屡次强调,目下该家具暂无任何孤苦的APP,客户仅能在手机QQ钱包以及微信办事中看到微粒贷进口。然而,市集上假冒“微粒贷”的侵权情况却屡禁不啻。
据了解,犯法分子通过假冒“微粒贷”注册商标或制作雷同标志、上架缺点APP等时代,严重威迫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。
证券之星留心到,据微众银行涌现,2024年其责罚仿冒微粒贷APP装置包和风险聚会超180例。自2016年以来,微众银行通过多种渠说念统一互助伙伴、相关部门进行打击,累计打击下架向上700多个缺点APP。尽管如斯,此类假冒欣喜依旧更仆难数。
在福建省,冒充“微粒贷客服”类电诈案件高发。犯警分子以“不关闭微粒贷业务将影响个东说念主征信”等情理,率继承害者装置指定软件分享手机屏幕以获得转账考证码,或向指定银行卡转账。
证据晋江经济报报说念和福建场地政府网站败露,泉州市的江先生接到冒充中国银联客服的电话,对方称其微粒贷利率太高需下调并关闭,不然影响征信。江先生按照对方指令,从抖音省心贷贷款70000元并转账,之后又被率领通过支付宝花呗扫码付款,最终被骗。兼并天,曾先生也接到自称“微信客服”的电话,以微粒贷利息高需打消数据、关闭账户为由,骗走其从微粒贷借出的18000元。
这些假冒案例标明,微粒贷在品牌保护方面面对严峻挑战,尽管经受了一系列打击设施,但由于欺骗时代继续转换,用户仍容易上当上当,个东说念主财产安全难以得到有用保险。
投诉平台投诉继续,暴力催收等问题突显
诚然被犯警分子诓骗品牌形象与微粒贷自己无关,但在各大互联网投诉平台上,对于微粒贷的投诉量也确乎居高不下。
据统计,2021-2023年,微粒贷相关投诉量从1.67万条增至向上3万条,2024年仅上半年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已超1.2万条,而限定2025年3月,其累计投诉量已超4万条。
证券之星留心到,策略资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针对微粒贷的投诉本色主要相聚在暴力催收与散失流露等方面。有用户反应,在落伍三天后就遭到抑止的威迫和淆乱,勒诈信息一小时一条,以至凌晨齐在发送,淆乱电话无数。
还有用户称微粒贷平台流露其个东说念主散失,不仅对其本东说念主进行淆乱,还议论家东说念主,严重影响纷乱生存。更有顶点案例,如用户反应“被冒名贷款”“工资卡被背地划扣”等。
另据正不雅新闻报说念炫耀,在2024年10月,有用户在酬酢平台晒出“一天接30通淆乱电话”的截图,激发普遍暖和和骂声。微众银行热切声明称系“中介冒用步地”,但用户对其信息流露渠说念仍存质疑。
数据炫耀,微众银行2023年每百万客户投诉量达88.73件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这反应出其在吃亏者权利保护方面存在严重不及,用户对其信任度正冉冉坍塌。
微众银行被处罚,合规问题敲响警钟
公开而已炫耀,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,开发于2014年12月,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。它莫得实体网点,主要通过线上渠说念提供金融办事,微粒贷是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推出的一款线上小额信用贷款家具,微众银行则是微粒贷的运营主体。
证券之星留心到,2024年9月30日,微众银行收到开发近十年来最大罚单。中国东说念主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炫耀,微众银行因违背账户管制、客户身份识别等五项反洗钱礼貌,被告诫并罚金1387万元,5名时任高管所有被罚24.75万元。
该罚单波及反洗钱中枢身手,包括与身份不解客户往返、未报送可疑往返论说等,这线路出微众银行风控体系存在要紧破绽。
事实上,这并非微众银行初度因违法活动受罚。2023年,其因汽车贷款业务违法被罚3次,累计金额近640万元。此外,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任职超10年,常务副行长黄早晨任期超8年,违背监管条款的7年轮岗轨制,这也激发了外界对其公司治理的隐忧。
微粒贷看成微众银行的明星家具,本应在金融市集会阐明积极作用,为用户提供方便的金融办事。然而,从面前的各样负面事件来看,其在品牌保护、用户权利保险以及合规计较等方面仍有不小的普及空间。(本文首发证券之星出入金,作家|赵子祥)